特斯拉和沃尔沃的汽车AI助手能在上海率先获批,确实标志着上海在智能服务,特别是“车+AI”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这不仅是两家企业的突破,更折射出上海乃至中国在人工智能监管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的清晰思路。

首批获批的AI助手能做什么

特斯拉和沃尔沃此次获批的AI助手,功能都紧密围绕车主在用车全周期的需求展开。

  • 特斯拉xBot客户服务:这款助手旨在为特斯拉车主及潜在用户提供智能问答服务。通过Tesla App的在线客服模块,它可以深度理解用户问题并生成应答。无论是售前咨询车辆价格、预约试驾,还是售后查询车辆物流、查找充电站点,甚至是咨询车辆使用方式,它都能进行多轮对话,提供支持

  • 沃尔沃小沃智能助手:它面向沃尔沃汽车用户,通过沃尔沃汽车App、微信小程序或车机端语音助理,提供与用车、购车、车生活、车养护等相关的智能问答服务

一纸备案背后的深意

这次获批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超越了产品本身,传递出更多信号。

  • 外企大模型“破冰”:这是中国首批获批上线的外企大模型产品。对于期待进入中国AI赛道的外资企业而言,此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展示了中国市场在规范框架下对外开放的决心。

  • “上海速度”与AI高地野心:这次获批由上海推荐备案,凸显了上海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的高效布局。上海正致力于打造“模塑申城”的产业生态,并通过发放“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等方式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加速AI应用落地。

  • 清晰的监管信号:根据国家网信办规定,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AI服务需进行备案。这次获批表明,符合规定的车载AI助手已明确被纳入监管体系,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路径。

上海做对了什么

上海能在此轮AI应用竞赛中抢得先机,并非偶然,而是系统化布局的结果。

  • 坚实的产业底座:上海是新能源汽车的重镇,拥有像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这样具备影响力的项目。这种“车+AI”的产业融合,为智能服务提供了天然的应用场景和转型需求。

  • 前瞻的生态建设:上海早已在算力、语料、开源平台等AI核心要素上全面布局。它建设了市级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全国首个市场化语料公司,并引进了多家主流开源社区,构建了从算力支撑到模型开发、应用落地的完整生态。

  • 活跃的创新氛围:上海吸引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人才,人才规模已达25万人,并持续增长至近30万人。通过建设“模速空间”等孵化器,并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营造了极具吸引力的创新环境。

带给行业与消费者的启示

这一事件对行业发展和您的未来消费体验都有着切实的影响。

  • 对于汽车行业:车载AI服务的合规路径已经显现。后续企业需更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并致力于让AI功能更贴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场景,这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 对于广大消费者:您可以期待更智能、更便捷的车载服务体验。一个积极的趋势是,AI正从“炫技”走向“实用”,专注于解决您在实际用车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