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与创新的核心力量。为了更好地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各地各领域纷纷出台 AI 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战略规划与具体举措,加速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开启智能时代的新征程。
从地方政府到企业,都意识到了 AI 的巨大潜力,积极制定并实施相关行动计划。例如,重庆市发布了《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2025—2027 年)》。该计划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九大重点领域,以数字重庆 “1361” 整体架构为统领,旨在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治理样板。计划明确了各阶段目标,到 2027 年,将累计打造不少于 60 个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的典型应用场景,建成 AI 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重庆样板。
湖北省住建厅也出台了《湖北住建 “AI+” 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住建领域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聚焦住房公积金服务、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等 8 个关键业务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解决行业痛点难点。如在住房公积金服务领域打造智能客服,实现政策精准解答和智能审批;在工地监管领域基于视频 AI 识别实现全域智慧监管等。
企业层面,中国移动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发布了 AI + 行动计划。该计划包含智能基座、人工智能基地和 AI + 产品及应用三个重要领域,通过打造一批高水平 AI 科技创新成果、一批高效率产业融通载体、一批高质量 AI + 创新应用,推动 AI 深度赋能数实经济发展。
AI 行动计划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各领域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在城市治理领域,AI 行动计划有助于实现城市治理从 “被动响应” 向 “主动预防” 转型。深圳市的 AI 行动计划支持机器人在公共安全、市政环卫、应急救援等场景中的应用,完善 AI 应急响应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处置效率。重庆则通过强化数据归集共享、感知资源规划建设等六大基础支撑体系,构建 “城市大脑” 数智底座,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在医疗服务领域,各地 AI 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智能就医、智能诊疗等落地应用。深圳市计划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示范医院,构建 “预防 - 诊疗 - 康复” 全链条智能服务体系。这将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教育教学领域,AI 行动计划促进了教育公平与质量双提升。深圳市推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学习空间、智能课堂等场景的应用,实现课堂教学智能化覆盖,提升教师研训效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AI 行动计划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深化落实。一方面,要强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各地各领域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攻克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例如,湖北省住建厅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等技术支撑单位合作,研究工地 AI 视频识别方案和技术标准。
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培养。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重庆通过优化高校课程设置,鼓励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开展 AI 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等方式,加大 AI 人才培养扶持和引进力度。只有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才能为 AI 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此外,还需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和伦理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偏见等问题日益凸显。各地在实施 AI 行动计划时,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可控发展。
AI 行动计划是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正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未来。通过各地各领域的积极实践和持续努力,人工智能将不断释放创新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机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