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首次同台对话的杭州“六小龙”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科技图景,其思考深度融合了技术创新、产业落地与对社会秩序的深远洞察。

下面这个表格整理了“六小龙”在对话中分享的核心观点,帮助你快速了解。


公司名称专注领域关于技术与未来的核心观点
DeepSeek开源AI、通用人工智能- 短期(3-5年)是人与AI的蜜月期,应推动技术普惠。
- 长期需警惕AI对就业的冲击,科技公司应成为人类的守护者
- 坚持开源路线,通过社区协作共享发展成果。
宇树科技机器人、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发展迅猛,“很多科幻正加速走进现实”
- 发展得益于中国制造能力与全球共创的开源生态。
- 未来几年机器人领域将带来更多惊喜
强脑科技脑机接口- 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如帮助残障人士通过“意念” 控制假肢。
- 未来将推出服务于普通消费者的助眠、体重管理等产品。
- 致力于用技术扩展人类能力边界,提升生命质量。
群核科技空间智能- 未来将是充满机器人的世界,需要空间智能技术来统一管理机器人。
- 公司战略正从服务人类转向“向每台机器收费”
- AI是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发展方向。
云深处科技四足/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已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消防等复杂场景。
- 目标是让机器人能到达陆地上任何地方,在危险场景替代人类。
- 面临算力成本数据采集等行业共同挑战。
游戏科学游戏开发-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游戏产业多年的人才与用户积累
- 警惕AI能力过度集中于少数公司的风险,倡导技术普惠。
肯定开源模式,认为这是让AI造福多数人的“中国答案”。

面向未来的共同思考

在描绘美好蓝图的同时,“六小龙”对AI的发展路径也有着清醒的共识。

  • 机遇与挑战并存:他们认为,当前AI发展仍处于上半场的早期阶段。具身智能面临高质量数据不足模型算法不成熟的瓶颈,脑机接口在解析复杂神经信号方面也充满挑战。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全球产学研各界的共同努力。

  • 风险与边界的警示:这些身处技术浪潮之巅的创业者,也主动肩负起“吹哨人”的责任。他们提醒,社会需要关注两个核心风险:一是科技优势过度集中可能导致垄断;二是中长期AI对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冲击。深度求索的陈德里更是前瞻性地指出,本轮AI革命与工业革命不同,可能导致绝大多数工作被替代,引发社会结构的深层变革

总结

总的来说,从“六小龙”的视角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以开源共创建构生态,以产业融合驱动创新,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技术设定边界,确保其发展是安全、普惠且向善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